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目的是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之后的救治能力。由于意外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机状态构成了对现有正常社会秩序的威胁,不仅使公众和社会蒙受极大的损失,而且还会使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着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管理也几乎成了每一个政府必须具备的能力。
公共危机管理原则与危机管理的总体原则是一致的。
1、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原则
这可以说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最优化原则。最成功的危机管理要求政府采取超前的行动,及早发现引发危机的线索和原因,预测出将要遇到的问题以及事情发生后的基本发展方向和程度,从而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应变计划,将危机遏止在萌芽状态。
2、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公众利益至上是现代政府管理的普遍原则,在危机管理中,这一原则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危机的不可抗性和一般公众在危机面前的脆弱性,迫切需要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将公众利益作为一切决策和措施的出发点。尤其是危机事件给公众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政府必须对受害者表示同情和慰问,及时解决所带来的困难。这种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有助于政府赢得公众的信任、支持和合作,共同致力于危机的解决。
3、坦率、透明原则
通常情况下,社会危机发生都会使公众产生种种猜测和怀疑,有时新闻媒介也会无形中夸大事实报道。“以诚相待”是政府危机管理工作中取信于民、转为为安的最佳手段。政府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渠道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不断接触,让人们了解政府在治理社会危机时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危机的处理状况以及最新的危机演变情况,将危机的真相公诸于众。
4、快速反应原则
危机具有爆发性和危害性,甚至是灾难性,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将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危机发生后,一方面政府应以最快速度成立危机领导小组,启动危机管理运行体系,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功能,派出相关人员调查事故起因,安抚受害者,尽力缩小事态范围;另一方面应主动与权威主管部门、新闻传播媒介联系,尤其是请在公众心目中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传媒现场追踪报道,以政府新闻发布中心的形式随时说明事实真相,尽力取得传媒和公众的支持和谅解。
上一页:产品危机的预防与处理(二)
下一页:公共关系危机产生的根源 |